-
丝丝入扣凭谁取,片片出云任我翔——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浅析
航空和航天工业要求材料强度高、变形小、重量低、耐高温、不太贵。这五个要求像是密集的交叉火力,把绝大部分已知材料封杀殆尽。就在这个时候,咱们故事的主角,碳纤维复合材料,终于登场了。
...航空知识 |2015-05-06 | 兵器迷的天空 -
AESA雷达罩的传言与现实
在黑色机头的歼-10/11刚被大家认识后不久,采用浅色雷达罩并取消机头空速管的歼-10B和JF-17又开始出现。而在歼-10B出现后不久就传出了应用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飞机只能采用没有机头空速管的、还得是浅色的天线罩的观点。这个观点虽然到现在还没有确定的来源和依据,但已被网络上的军迷所广泛接受。本篇只是根据国外型号和国内有关技术发展,通过实例对这个观点的根据进行对照分析,以此说明AESA与空速管和天线罩颜色并无直接联系。 ...
航空知识 |2015-05-02 | 中秋 -
说说那些革命性的战斗机座舱航电(下)
新一代战斗机座舱的设计完全基于先进头盔显示器、先进玻璃座舱、传感器融合……等技术,让飞行员既能专注于任务,又能有正确的态势感知。在头盔显示器之后,座舱航电未来的发展有可能是所谓的“全人工视野”(full synthetic view),完全抛弃座舱盖,飞行员通过头盔显示器看到计算机根据传感器和导航系统所提供的数据。 ...
航空知识 |2015-04-14 | 魏楞杰 -
说说那些革命性的战斗机座舱航电(上)
在20世纪40年代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刚问世时,座舱内只有简单、耐用、廉价的航电设备。当飞行员执行低空高速任务时,完全依赖这些设备提供飞行和导航信息,但它们的表现却相当不称职。50年代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问世后,这些缺点就更加突出了,随着机载系统和仪表日益复杂,迫使飞行员得花较多的时间低头查看,不仅对他掌握战术态势的能力造成负面影响,更会危及低空飞行的安全性。 ...
航空知识 |2015-04-12 | 魏楞杰 -
形形色色的客机起落架——俄罗斯篇
上次我们欣赏了波音和空客等西方客机的形形色色起落架,这次让我们再次进入轮胎、撑杆和支柱组成的迷人世界,看一看俄罗斯飞机们的美腿吧。 ...
航空知识 |2015-03-19 | kirill-kvs -
-
F-15如何赢得一场异型机对抗?
本文的作者是325战术训练中队的教官,他们的任务是训练新的F-15飞行员,但他们的培训内容并不是笼统的教菜鸟们如何进行降落,如何编队,如何执行截击任务。相反,他们会分阶段的传授给雏鹰们在战斗中存活下来的技能。本文的内容涵盖了空中加油、截击、夜航、多对多空战、防御态势格斗,攻击态势格斗,以及异型机对抗。 ...
航空知识 |2015-02-24 | 双垂尾Luna -
怎样才能在一场狗斗中获胜?来自一位F-16和米格-29双料教官的故事(下)
“射手”导弹和头盔瞄准具(HMS)真的很厉害。首先,头盔瞄准具很容易使用。每个飞行员都配发了自己的瞄准具,我们改装了HGU-55P头盔 ,可以把瞄准具固定在弹簧夹子上,然后把瞄准具连接上测试仪,把准星调节到单片反射镜片中心就行了。你上机后插上电源线,瞄准具就能工作了,没有联合头盔瞄准系统(JHMCS)那样的校准过程,真的是即插即用。 ...
航空知识 |2015-02-18 | Armstrong -
怎样才能在一场狗斗中获胜?来自一位F-16和米格-29双料教官的故事(上)
弗雷德“斯潘基”克利夫顿中校是“侵略者”有史以来经验最丰富的飞行员之一,飞过F-15、F-5、F-16和凶名在外的米格-29,驾驶这些战斗机进行过无数场狗斗。他还是著名的美国空军战斗机武器学校的毕业生。今天,他在这篇文章中与大家分享他的专业知识。 ...
航空知识 |2015-02-16 | Armstrong -
先进复合材料飞机发展探秘
事实上军用飞机上的复合材料使用重量百分比与人们预期的有很大的出入,原因在于复合材料价格较贵,而且航空工业界对复合材料也没充分信心。为鼓励航空工业界广泛使用复合材料,美国空军在2009年试飞了一架几乎全复合材料的货机,希望建立起工业界对复合材料的信心,进而开发出性能卓越的新航空器。
...航空知识 |2015-02-08 | 魏楞杰 -
谈谈鸭翼布局战斗机的气动特点
欧洲和中国的新一代战斗机,因侧重瞬间转弯能力以及短场起降需求,多采鸭翼布局设计,而美俄则继续坚持传统布局战斗机。显见两种布局各具优点,使设计人员于在不同设计考虑下,在两种迥异的气动外形下,依据战场环境与作战需求设计出各自的性能优异的战斗机。 ...
航空知识 |2015-01-23 | 王立杰 -
“登天”之路的起点——国外空军飞行员的选拔与职业发展
“我长大了要当飞行员!”想必很多人在小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愿望和憧憬,中外莫不如此。当然了,光是满怀豪情还远远不能保证你最终可以实现理想,要迈上叱咤云霄的“登天”之路还得经过很多考验。那么如今国外空军(包括海军航空兵)是如何招收和选拔合格飞行员的呢? ...
航空知识 |2015-01-19 | Crazy Ivan -
从歼-10的经验教训推测歼-20的抗过载设计
在歼-10上我国实现了战斗机9G持续过载达到15秒的三代主流水平。但最新型战斗机的抗过载要求并不止于此,西方国家现在甚至已经实现了超过10G过载持续45秒的研究水平。那么歼-20将会如何发展抗过载能力呢? ...
航空知识 |2015-01-17 | 候知健 -
形形色色的客机起落架
一架飞机是成百上千复杂机械和系统的集合。毫不夸张地说,飞机是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物质表现,这就是为什么飞机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成为浪漫化身,使我们不由自主抬头向天空寻找飞机航迹的原因之一。飞机是为天空而生,但偶尔也须返回地球,这时就要露出飞机的脚——起落架了。 ...
航空知识 |2015-01-03 | kirill_kvs -
世界航空航天工业2015-2019年预测
《航空周刊》刊登了一篇对世界航空航天工业2015-19年的预测。文中没有多少解读,我给狗尾续貂了。说是世界,但有些重要统计中没有中国和俄罗斯的数据。估计不是不想有,而是实在没有。 ...
航空知识 |2014-12-30 | 晨枫 -
航空周刊评选出的2014年航空大事件
航空周刊评选出的2014年航空大事件,由于是英国的杂志,所以列出的基本上就是欧美航空大事件。本站转载其中的军用飞机、无人机、直升机、发动机4篇,还余民航、公务机、航天三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航空周刊官网(www.aviationweek.com)浏览。 ...
航空知识 |2014-12-28 | Aviation Week -
飞机结构一百年(下)
先进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单位重量的强度)、比劲度都比传统金属要好,根据经验在强度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复合材料可以较铝合金节省约30%的重量。复合材料耐热耐腐蚀,有极好的抗疲劳性,结构疲劳寿命比传统的铝合金强上好几倍,又可以让雷达波穿透,降低飞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因此成为新型飞机不可或缺的使用材料之一,不过飞机结构设计并没有因此而有任何的改变。 ...
航空知识 |2014-12-22 | 魏楞杰 -
飞机结构一百年(上)
近代人类在航空器上惊人的发展,起源于一百多年前莱特兄弟完成的人类首次动力飞行。人类历史上首先问世的飞机是架全木制、桥梁衍架式双机翼,谈不上有机身的简陋结构,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军事需求,以及20世纪30年代开始萌芽的民航事业的强烈需求下,今日的飞机已逐步演进成全金属、单悬臂式机翼、庞大机身的精密结构,与百年前天差地别。 ...
航空知识 |2014-12-20 | 魏楞杰 -
-
谈谈飞机结构的疲劳与腐蚀
由于经济因素的考虑,军用飞机延长服役年限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而如何维持这些老旧飞机的飞行安全,则是一个严肃的课题。由于老旧飞机都已经过长时间的服役生涯,影响其飞行安全的最大因素自然来自疲劳与腐蚀。疲劳是外力长期作用下的结果,因此当飞机服役时间越久,就越容易受到它的影响…… ...
航空知识 |2014-12-10 | 魏楞杰 -
-
从珠海航展看中国航空与军工发展
珠海航展已经不单纯是航展,而成为中国的军工技术展,尤其是制导武器、导弹和防空系统。珠海展现的是中国军工全面、均衡而且正在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实力。武器系列的精细化非常重要。冷战时代的美苏军事技术差距常常不在基本平台,而在武器技术和系列精细化。高性能平台配备有限种类但性能间隙较大的武器的话,作战能力会有很大漏洞,任务适应能力较低,常常会出现削足适履的情况。相反,基本平台哪怕性能稍差,但配备了齐全、精良的武器系统后,照样具有很强的任务能力。中国吸取了这个教训,扎实地填平漏洞。好。 ...
航空知识 |2014-11-18 | 晨枫 -
飞行安全的最后防线——浅谈弹射逃生
战斗机性能日新月异,除战斗机日益提升外,也对飞行员弹射逃生的安全构成威胁,随着战斗机包线的扩展,弹射座椅的包线也应随之扩大以确保飞行员的安全,将火箭推进、推力矢量控制、陀螺仪与大气传感器等新技术纳入弹射座椅设计中,利用计算机控制包括座舱盖抛离、弹射火箭点火与开伞时机等相关弹射程序的进行,确保飞行员安全从失控战斗机中逃生。 ...
航空知识 |2014-11-11 | 王立杰 -
-
现代战斗机的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下)
新一代战斗机的设计及作战需求越来越强调躲避探测,但又必须对战斗机周围情况有完整的态势感知,因此必须尽可能不用雷达,改用被动式传感器;而为了具备最佳的战场态势感知,这些被动式传感器必须具备多样性、多频谱的隐身技术。 ...
航空知识 |2014-09-30 | 魏楞杰 -
现代战斗机的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上)
战斗机上有各种精密的航电装备,其中主动式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威力强大,可让战斗机同时接战来自不同方向的目标,甚至具有成为高能量武器及快速数据链的潜力,赋予战斗机前所未有的新战斗力。但雷达波会泄露飞机的行踪,妨害战斗机遂行任务,甚至危及战斗机的生存性。为兼顾搜索目标及避免敌方知悉我机动向,不会向外发射电磁波的被动式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已成为现今新一代战斗机的必要装备。 ...
航空知识 |2014-09-28 | 魏楞杰 -
呼唤中国的“侵略者”计划
随着我国军事透明化程度的提高,空军的一些训练情况正被越来越多的公开出来。而最近关于“金头盔”的报道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在对抗训练方面,我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仍然差距遥远。 ...
航空知识 |2014-09-26 | 候知健 -
-
理智看待高比例复合材料飞机的得失
波音最新一代的“梦想”787客机依靠极高比例的复合材料应用,实现了极其优异的飞行性能。然而在安全和环保方面,以787为代表的新一代飞机却仍然潜藏着不少隐患。 ...
航空知识 |2014-08-21 | 候知健 -
超低空飞行的“惑”与“祸”
我对超低空飞行的关注由来已久。1977年,那时我还是一名航空爱好者,当年《航空知识》上的一则消息令我印象深刻。美国新研制的A-10攻击机在巴黎航展上坠毁,飞行员为了展示A-10良好的低空机动性能,在高度600米做垂直向下的半滚倒转机动,由于飞行员操纵失误,飞机没有按最佳轨迹退出俯冲,而是直接摔在了跑道上。 ...
航空知识 |2014-08-05 | 徐勇凌 -
-
从马航MH370谈飞机的高空供氧发展点滴
在马航MH370失踪事故的一系列信息中,有一个特别引人注意的情况:该机曾经突然爬升到大幅度超过巡航高度的13000米。很多新闻将其解读为飞行员试图让飞机上其他人短时间内失去意识,阻止他们向地面报警;但从高空生理学和飞机环控设计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很难站得住脚。 ...
航空知识 |2014-04-13 | 候知健 -
他山之石——国外航空博物馆运营初探
一个国家能否称得上是航空强国,不仅体现在其产业规模、科研能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从该国航空博物馆的发展状况中也可见一斑。 ...
航空知识 |2014-02-26 | Crazy Ivan -
被挑战的美国无人机霸权
2008年的击落格鲁吉亚无人机事件仍然意义重大,因为它预示着“对抗无人机”作战将成为空中优势争夺中的常态作战形式。摧毁敌方无人机将成为一项关键的作战目标,在未来战争中,陆、海、空部队都将面对如何对抗无人机的严峻挑战。
...航空知识 |2014-02-22 | 丽贝卡·格兰特 -
无人机的民用应用前景
如果说1991年的海湾战争揭开了精确制导武器革命,2001年开始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无疑揭开了无人机革命。虽然说无人机的战场使用早就开始,正是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无人机才正是走上了战场的中央舞台。不仅美国,欧洲、中国和其他国家也在大力研制各种无人机。这是50年代喷气技术后又一个航空技术的高速发展期。然而直到现在,无人机的民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空白。 ...
航空知识 |2014-02-20 | 晨枫